大道如虹
——山西县域综合医改纪实
《人说山西好风光》歌曲(阎维文版)开场……
歌曲里唱到的山西,自古被誉为“表里山河”。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里,是最早叫中国的地方,历史悠久,文化厚重;这里,是四通八达的地方,从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是京畿辐辏,富足之所;这里,是辈出英贤的地方,曾经孕育出数以千计的英才和不朽的传奇,他们象历史长河中璀璨的群星,放射着耀眼的光芒,更推进着中国历史和华夏文明的进程。今天,三千七百万三晋儿女,正延续着古文明和现代文明的根脉和传承,塑造着山西的美好形象,实现着山西的振兴崛起。
【习总书记十九大同期声】“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国务院医改领导组、国家卫生健康委高度重视支持,多次调研指导,为山西医改把脉指向。(孙春兰、马晓伟等调研镜头)
民之所想,政之所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山西省委、省政府顺应全省人民的期盼,将全民健康融入健康山西发展战略。
【解说词】破解医改难题,让老百姓“少得病、不得病,有病能及时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关注。
“山西医改绝不能落后。”省委书记骆惠宁的话掷地有声:“县乡一体化改革,县委、县政府要负主责,书记、县长要当好施工队长,不能当甩手掌柜。”
省长楼阳生担任省医改领导组组长,提出一体化改革的总体思路,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分管副省长曲孝丽深入基层,悉心指导;省卫生计生委举系统之力,全面推动。(曲孝丽、李凤岐基层调研镜头)
春潮涌动千帆竞,探路医改正逢时。从2016年高平市先行先试,到2017年10月底全省119个县医疗集团全部挂牌运行,实现了点上突破、面上全覆盖,医改的春风吹遍三晋大地。
乘改革之风,全面整合县域医疗卫生资源,组建法人实体的医疗集团,实现行政、人员、资金、业务、绩效、药械“六统一”管理,构建了县乡一体、以乡带村、分工协作、有序竞争、高效运转的一体化管理新格局和分级诊疗新秩序。同时,刀刃向内,打出体制创新“组合拳”。县长担任医管委主任,集中行使政府办医职能;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履行行业监管职责,县域医疗卫生机构统一由医疗集团管理,实现了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取消县域所有医疗卫生机构行政级别、领导职数。医保实行“总额管理、结余留用,超支合理分担”的管理机制,将县、乡、村三级医保基金统一打包拨付给医疗集团,将医疗服务价格调价权由省下放到县,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推行药品供应目录、议价、采购、配送、结算的“五统一”和“两票制”,实现“三医联动”,下活县域医改“一盘棋”。(此段3D包装的比例占比大)
“变”,是山西医改不变的法则。医疗集团通过建立管理和资源中心(县医疗集团示意图)、整合信息系统(实拍、补拍手机APP、远程医诊)、改革人事薪酬管理、统一药械供应保障等措施,构建起高效、协调、联动的运行新机制。
践行大卫生、大健康理念,覆盖全方位、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屏障正悄然形成。变被动治疗为主动预防,变下游治病救人为上游筑坝防病,全新的健康理念,不断催生出新生事物。
黄爱芳,是运城市盐湖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专家,她每周二、四、五风雨无阻,会准时来到在距市区30多里外的金井乡卫生院坐诊,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健康守门人,这让她有一种从未有过的幸福感。一大早,她应约来到签约户家中,为患病多年的王大娘做全面诊断。黄医生签约坐诊的金井乡五千多户居民已经全部享受到了小病不出门,大病有人管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在这里,为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病患者等重点人群,提供预防接种、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就医指导已成为常态化。
(接盐湖区泓芝驿镇卫生院 院长黄霞、雷家坡村 村医刘涛采访同期声)
刘涛:“医改后,医疗集团给我们补交了养老保险,还按月发工资,对我们这些村医来说,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
黄霞:“医改,把我这样农民身份的人聘为卫生院长,还能拿年薪,我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一定要给老百姓服务好。”
一体化改革搅活健康山西的“一池春水”,人民群众在医改中的获得感进一步提升。
【央视新闻视频】《国务院第四次大督查专刊》第14期评价:山西省在全省范围推广“县乡医疗机构一体化”的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强化了县级医院,盘活了乡镇卫生院,稳定了村卫生室。
9月4日李克强总理在山西考察时充分肯定山西医改工作。
【采访同期声】 山西新闻 “以前是我们找大夫,现在是大夫下乡找我们”;
“多亏国家政策好,乡医院看病方便也能多报销。”
“老人行走不方便,既省了车票钱,自己看病也方便了”;
“花最少的钱,用最好的医生,又经济又实惠。”
大道如虹,杏林叠翠。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三晋大地擎起深化医改旗帜的果敢与自信,笃定决绝,清晰豪迈!
【字幕】让我们携手共绘健康山西美好蓝图
山西双马影视传媒有限公司 撰稿